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4章 凌厉【求月票】 (2/3)

第114章 凌厉【求月票】 (2/3)

文/杨叛儿
大时代之1983 | 本章字数:476.76万字 | | 大时代之1983txt下载 | 大时代之1983手机阅读
学示意安静。再然后,前面同学突然间的寂静被后面的学生察觉,像是意识到什么似地,他们也纷纷停下了讨论,抬头注视着讲台上从高背椅子上坐直了的顾城的演说。

听到顾城的话,戈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哦?怎么说?”

从椅子上直起了身子的顾城看着戈文认真的说道:“你所说的诗歌无国界,诗人有国籍的话是正确的,不过我似乎也没反对过这个观点吧?”

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的顾城接着说道:“现在我们许多知识青年都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失忘情绪,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了。而朦胧诗能受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朦胧诗符合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理,所以朦胧诗并不是什么无根之木,并不是什么浮萍,它同样是以反映社会现实。满足读者精神和情感的需求为追求的。所以你将这些话放在我们身上并不正确。”

“还有,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不去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这种创作方式正是说明朦胧诗就是反对主流话语权、摆脱了目前中国意识形态的限制。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朦胧诗所提倡的个性写作方式不就是赞同和贯穿你的个人生命价值观的理念吗?”

顾城将自己的解释说出来之后,就怔怔的看着戈文,而台下的学生们也因为他的话而又议论起来。

戈文轻轻的皱了下眉头,果然如同他所料自己无法轻易的将顾城说服。只是自己也不会放弃的!

“不错,你这样解释也未尝不可。不过你说朦胧诗应该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角,应该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意外的丰功伟绩,甚至要回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这样又怎么解释呢?”

“正是因为朦胧诗是以个人的觉醒为核心的,对人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新审视。以及对人道主义的强烈的渴望,才决定了朦胧诗的创作要超越具体的事件而进入到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赞美,才决定了它不应该去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之外的事情……”

“所以,你还是坚持认为写朦胧诗就是要对一统天下的主流话语反抗、就是要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不去写时代、不去写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事情,甚至回避那些英勇的斗争了?”

戈文和顾城两个人的对话开始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起来,这种气氛就是连台下的学生们都察觉到了,这让每一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心脏更是提的高高的,眼睛也都一眨不眨的注视着这场言辞间的交锋。

空气中似乎迸发出一股子浓浓火药味。

“你这个想法太狭隘了!”戈文摇了摇头。

“唔?”

“朦胧诗如果只是你说的这样的话。那我相信用不了五年这个崭新的诗歌流派就会衰落下去。”戈文的印象中朦胧诗也确实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年,还不等到90年,朦胧诗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而那一帮子朦胧诗人也同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泯然于众人之间。

“为什么?”顾城有些不理解戈文的意思,随即问道。

对于戈文惊世骇俗的结论,台下的学生们也都惊异不已,纷纷竖起了耳朵。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过去的年代将我们每一个人都牢牢地局限在一个狭隘的思维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封闭的时代里。可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前了。改革开放了,思想同样解放了,外来的各种先进、成熟的思想纷纷涌了进来,现在每个人都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一切可以学习到的知识和思想。

或许现在的人们还只是刚刚接触人道主义,刚刚开始个性解放的萌芽,刚刚开始展露自己的意识,刚刚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觉得人们会一直都处于这种懵懂的状态中吗?用不了几年,我所提倡的个人生命价值观会被每个人接受,说起个人和个性,人们会习以为常。

当那个时候,你觉得仍旧在宣扬个人生命和灵魂的朦胧诗还会有多少人去关注?还会有多少人去喜欢?”

随着戈文的描述,顾城的脸色再也不复刚才的淡然和温和,突然变得难看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时代的发展果真如同戈文描绘的那样,那朦胧诗确实会衰落甚至消失。

停顿了一下,戈文先是看了看脸色变得灰暗起来的顾城,然后又看了看台下一个个惊诧了的学生们,斩钉截铁的说道:“如果朦胧诗只是注重个人生命和灵魂的赞美,而忽视了现实的广阔世界,那它很快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朦胧诗的命运!”

这话一出口顿时惹起了台下学生们的哗然。

而戈文则没有理会台下学生们的吵闹,他突然站起身来,托着椅子,向顾城走去。

等到了顾城的身边,戈文随手把椅子往顾城的旁边一放,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左臂摊在顾城身后的椅背上,身子倾斜,附在顾城的耳边低声问道:“还有,朦胧诗是以个人的觉醒为核心的,对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对人道主义的强烈的渴望,让朦胧诗的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所以朦胧诗追求的就是个人的自由和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13章 诗歌无国界,诗人有国家(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115章 折服(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