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大江东流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七十一章 好事多磨 (2/2)

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七十一章 好事多磨 (2/2)

文/溪山水红
大江东流去 | 本章字数:180.55万字 | | 大江东流去txt下载 | 大江东流去手机阅读
皇家银行兑换成购买力相等数额的新币,再限定一个期限,在期限之内新币和旧币同时流通,国家制定相应的兑换比例,期限以后能够在世面上流通的就只能是新币了。

刘山这次下了狠心,对群臣提出的私铸货币一说,给出了确定的答案,全力查处从重从严处理,如有反抗以叛逆论处。

“公琰先生,等明天忙完丞相之事,把负责铸币的官员给朕召来,朕需要确定一下新币的制造。”

蒋琬躬身领命,费祎却忧心忡忡的提醒道:“陛下,如此大肆的宣扬,如果魏吴两国伺机捣乱,以大量的劣币充当,则我大汉经济危在旦夕。”

刘山赞赏的表扬了一句:“无妨,想那魏吴两国流通的货币也都是铜钱,如果到我大汉来进行贸易,必须从银行来换取等值的新币才可以进行贸易。不管是金子还是铜板,一律以重量和优劣承兑,两位首相可以安排人手制定一个合理的兑换标准,通行全国。”

得知当下金融系统的混乱局面,刘山悲催的知道建立学校的事情估计要先放一放了,等到理顺了国家财政,才可能着手安排教育的问题。

但总不能一步都不走,于是便提出了两个想法。

一是设立国家级学府的设想,蒋琬等人负责国学院的筹办,军校的建立则由费祎牵头向宠协助完成。

蒋琬提出在皇城东西两侧分别设立这两所院校,没想到刘山却坚持两个学校只设立一个校园,就叫“大汉国立学院”。文武一体各有专精的办学理念,让蒋琬等人的思路豁然开朗。

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也必定是个知文晓兵的全才。

第二是鼓励民间开办学校,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办学章程,并且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如果民间的学校培养出国家级的人才,该校的主要管理人国家就给予相应的奖励,直至封侯。

听到陛下的这个决定,众臣心中暗自凛凛。陛下这次是要出血本了,不但要拿出大笔的银钱,连封侯都用上了,不过想想陛下也是为了咱们大汉的金融稳定和人才储备,如此做应该也不会太吃亏,此项决定应该是双赢。

刘山有点气急败坏,自己费劲巴列的考虑了这么久,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学校之事暂且这样,明年大比的计划不变。爱卿需要尽快的制定章程,通告全国,朕自然会发出诏书相应。”

弄清楚了教育部的问题,群臣觉得心中有了底气,刘山心里虽然不甘但也还勉强能接受。今天第一次触及权利中心,不仅没有被碰的头破血流,还算是有了喜人的进展,大汉国立学院的建立多少让刘山底气十足。

重拾心情,刘山嘱咐道:“公琰先生,国家的架构朕也只是划出了一些框架,具体的机构和人员安排,还需要爱卿费些心思进行补充和完善。”

蒋琬费祎双双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尽快完成。”

吴懿的心情有点焦躁,陛下说了半天了全是行政方面的,有关这部队的建设可是凤毛鳞爪一直没提,于是便急不可耐问道:“陛下,臣觉得是不是该商讨一下军制的事情了”

刘山肯定的说道:“不错,我朝的军制是有些不足,需要改进。”于是便把之前与吴懿所说,一一叙述了一遍。

蒋琬费祎等再次当机,陛下今天估计兴奋剂吃的有点多,这个军制改革,变动的也是叫人神魂颠倒的。

吴懿倒是异常的镇定,心领神会的追问道:“陛下,刚才说的仙界军制和职业军士制度,是否适合我朝使用,还请陛下详谈一二。”

刘山满意的看了吴懿一眼,侃侃而谈。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七十章 国家大计(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