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最新章节列表 » 第67章 张元干(八首) (1/4)

第67章 张元干(八首) (1/4)

文/上疆村民,王蔚

张元干(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县人。(千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是北宋末年的太学生,做过小官吏。金兵南侵时,张元干为李纲幕府的僚属,积极支持李纲抗金,反对朝廷议和。后因宋钦宗听信谗言,罢免李纲,张元干也因此而获罪。

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赵构任用主和派权奸秦桧为宰相,张元干不愿与奸臣同朝,以将作监丞致仕,先后闲居二十多年。其间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胡铨,遭秦桧迫害,于绍兴二十一年下狱被削籍。秦桧死后,张元干又出山,来到临安官舍。后客死异乡。

张元干的词作约一百八十多首,被认为压卷之作的二首《贺新郎》(送李纲和胡铨)词最为著名。风格豪放、悲壮,但也有不少清新、婉丽之作,词风多样。所著有《芦川归来集》和《芦川词》。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1

曳杖危楼去2。斗垂天、浮波万顷3,月流烟渚4。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5。宿雁落、寒芦深处6。怅望关河空吊影7,正人间、鼻息鸣鼍鼓8。谁伴我,醉中舞9。十年一梦扬州路10。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释】

1李伯纪:即李纲。

2曳(ye夜)杖:拖着手杖。这句说,拖着手杖慢慢地走上高楼。

3斗垂天:北斗星座仿佛在夜空中低低地挂在那里。

4烟渚(zhu主):烟雾迷漫的水边小洲。

5扁舟夜渡: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里是说,大风刮散了浮云,还是吹刮不停,我不能坐小船夜渡来和你相会。

6寒芦:指深秋的芦苇。这句说,秋天的大雁停栖在芦苇的深处。

7吊影:形影相吊,这里指孤单无靠。

8鼍(tuo驼):亦称“扬子鳄”。鼍鼓:用鼍皮蒙的鼓。这里形容鼾声如鼓。这两句说,看到祖国山河被金统治者侵占,而朝廷却主张妥协议和,心中感到无限悲伤。人们如此沉睡不醒,自己这样孤独无依,只能空有伤感而已。

9这两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

10十年一梦: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县)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后,准备迁至扬州。李纲曾反对。建炎三年,金兵南侵,宋高宗从扬州出逃,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从建炎元年到绍兴八年(1138),大约有十年光景。路:宋朝行政大区的名称。这句说,回顾从扬州仓皇出逃以来的十年光景,仿佛是做了一场梦。

高寒:高楼寒气袭人。

骄虏:骄横的金兵。

要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设计在宴席上刺杀攻击汉使者的楼兰王。这里以楼兰王比喻金统治者。

琵琶旧语: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出塞嫁于匈奴。相传王昭君善于弹琵琶,后有乐曲《昭君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是讽刺南宋朝廷向金统治者屈辱投降。

谩。同“漫”,徒然的意思。涩(se色):不滑润。铜华:即铜锈。这句说,白白地使宝剑蒙上尘土,生了铜锈,显得没有光泽。

谪仙: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称号,见《新唐书·李白传》。这里以李白比喻李纲。平章:评论。

苕溪:水名,在浙江省,源出天目山,流经吴兴入太湖。这是两宋文人游览的风景区。

垂纶(lun仑):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商朝的吕尚曾在渭水垂钓,后来遇见了周文王,故后世又以垂钓指隐居。这里是说,请你发表评论吧,在朝廷主和派得势、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不问国事,在苕溪游览过着隐居的生活呢?

这句说,要乘风高飞,就是希望李纲要为抗金事业再作贡献。

【简说】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南宋向金屈膝求和已成定局,但朝廷内外的主战官员仍纷起反对。这时李纲知洪州(今南昌市),闻讯上书,反对和议,后罢居长乐。张元于当时寓居福州,为李纲上书坚持抗金的精神所感动,写了这首词送他,表示支援,反映了作者坚定的抗金爱国立场和主持正义、不怕投降派压制打击的斗争精神。词的风格豪迈,感情悲壮、激愤。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1

梦绕神州路2。怅秋风、连营画角3,故宫离黍4。底事昆仑倾砥柱5,九地黄流乱注6。聚万落千村狐兔7。天意从来高难问8,况人情老易悲难诉9。更南浦10,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1胡邦衡:胡铨,字邦衡,南宋初期坚持抗金的著名爱国人士。待制:皇帝的顾问官。按:胡铨任待制在秦桧死后,这里可能是后人所加。

2神州:一般称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区。这句说,连做梦也在想念被金统治者占领的中原地区。

3怅(c唱):失意哀伤。画角:有彩饰的军中号角。

4故宫: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宫殿。离黍:《诗经·王风·离黍》:“彼黍离离”,写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故都荒废,宫殿旧址长满了庄稼。

(快捷键 ←) 上一章:第66章 陈与义(二首)章节列表下一页:第68章 康与之(一首)(1/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