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最新章节列表 » 第23章 苏轼(三十九首)(1) (1/4)

第23章 苏轼(三十九首)(1) (1/4)

文/上疆村民,王蔚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县名)人。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受到欧阳修的赏识。王安石变法,苏轼表示反对,随即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等处地方官,又因写诗被指为“谤讪”朝政,在湖州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接着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哲宗时召回为翰林学士。绍圣初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被贬到广东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后远徙到昌化(今海南岛昌江县)。徽宗立,赦还,死于常州。

在宋代文人词的发展道路上,苏轼的词作起着革新的作用。其主要成就是能在内容上突破传统束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宛转绸缪之度。”(胡寅《酒边词序》)在扩大题材的过程中,做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但又能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正因为如此,苏词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多样,远远超过以往的词人。

现存的三百多首苏词中,既有忧国忧民,伤时感世的作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等;又有咏史怀古、抒发襟怀的篇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就是以怀古为题,借此抒写他的报国之志、不遇之感,向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之作。还应特别指出的是,苏词中有一些反映农村风光的小词,如在徐州时写了五首《浣溪沙》,记叙了他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在他以前的词人,绝大多数生活圈子狭小,笔触离不开罗幌绮筵;苏轼却能把创作视野扩展到农村方面。南宋辛弃疾在退居上饶时,也曾写下不少以农村为题材的词作,在这方面,苏轼的农村词起着一定的倡导作用。苏词中还有不少是惜别怀人之作,但与一般文人词不同的是,其中不作缠绵悱恻的绮语,而是通过自然景色,抒写自身襟抱,或以此念旧思远。当然苏词并不完全摒弃婉丽纤媚的格调,象《蝶恋花》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写得宛转而多风致。又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则更是缠绵多感,被认为是咏物词中的最工者。

由于政治上的坎坷不平,宦海中的升降浮沉,苏轼受庄子及禅宗影响较深,所以在苏词豪放爽朗的基调中不时出现虚无旷达,超凡脱俗的成分,至于那些谈禅论道的词,如“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如梦令》)更形象地反映出他世界观中消极遁世的一面。

苏轼重视词作内容,不仅表现在他着意扩大题材、开拓疆宇上,还反映在他作词时“不喜剪裁以就声律”,即重视内容,力图不受声律束缚,以及通过清新有致的小序,从另一角度解释内容。

尽管苏轼通过他的词作“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但在当时的词坛上,苏词仍被不少人目之为“别派”,与“当行本色”的柳永词不同。如陈师道就认为:“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事实上,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那注重内容而又爽朗磊落的词风,为文人词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在当时就出现不少苏轼的追随者。王灼指出:“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碧鸡漫志》)晁补之、黄庭坚是苏门学士,此外还有南渡之际的叶梦得、向子、陈与义等。特别是在南宋,通过许多爱国志士、主要是辛弃疾的创作实践,豪放词派已成为宋词发展中的主流,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从这方面来讲,苏轼对宋词的开疆拓宇是起着积极作用的。

苏轼的诗、文、词和书法都有名于世。有《东坡词》,存词三百多首。

醉落魄离京口1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苍烟合2。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3。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4。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2孤城:指京口。这句形容孤城笼罩在夜雾之中。

3这两句是说刚才宴会上的笙歌之声犹历历在耳,但以后怎样告别回到船上就记不起来了。这里形容自己醉归情况。

4这两句是说自己老家在四川,但因游宦在东南一带而生活很不安定,所以说是“东南别”。

【简说】

本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这时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上年冬,他因事到镇江,至本年六月方回杭州。在这段期间,他经常来镇江、丹阳与常州一带,本词就是他某次离开镇江时作于长江舟中的。

上片先点明时间、地点,再写自己酒醒以后的追忆。下片是半夜梦回,四顾寂然,思乡念家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对这种经常作客的生涯表示了倦意。

将本词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比,同样都是写江上舟中酒醒梦回,但前者是对家人的思念,后者系对情人的眷恋,两词各自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少年游润州作1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2,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3,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4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释】

1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2余杭门:宋代杭州城北三座城门之一。

3这句是写月下独饮。李白《月下独酌》

(快捷键 ←) 上一章:第22章 魏夫人(一首)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4章 苏轼(三十九首)(2)(1/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