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最新章节列表 » 第85章 于丹:“学术超女”也要有本事(6) (1/2)

第85章 于丹:“学术超女”也要有本事(6) (1/2)

文/杨秉慧,王艳明

于丹是近几年的一位电视红人,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讲《庄子》、讲昆曲,很多观众都非常喜欢她的演讲,不仅按时收看她的节目,也买她的书回家研读。可以说于丹唤起了普通百姓的求知欲,有人将她称为“女孔子”,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非常敬佩她。但是在学术界,有人将她比做“学术超女”,批评她借媒体作秀,言行不一,不值得崇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隐私,所以,姑且不论于丹是否是一个大学者,至少成为李宇春那样的“超女”也是要用实力说话的。

“学术超女”的诞生

2001年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但是到了2006年,在中国,但凡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的人,一定都知道这个节目了。《百家讲坛》从一个濒临取消的节目,一跃成为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名牌栏目,由此也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女性人物,她就是“学术超女”于丹教授。

2006年11月27日,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有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那天下着小雨,天气也比较冷,但是等候签售的读者排的长队还是非常壮观。由下午1:30开始签售到晚上8点仍未结束。于丹的书一年内在国内便售出400余万册,中文繁体版、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已在世界各地发行。

于丹的影响力马上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注意,美国《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报》,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纷纷邀约专访。于丹在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期间,除进行了两场近千人的大型公开讲座外,还与日本各界高层会晤,日本时任首相福田康夫也殷勤会见,于丹教授的个人影响力达到空前的程度。

魅力何处来

于丹的魅力来自哪里?喜欢她的人最有发言权。将《论语》讲得比“床前明月光”还要明白,加上她举的生动的典故和优美的语言,看电影的人也会停下遥控器,去听讲课。在于丹的解读下,孔子不再是远离我们的圣人,而是可以让人产生亲近之心的老师。

我们的社会需要诅咒“黑暗”的人,但更需要给别人带来光明的人,于丹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带给普通读者“光明”的人。经过她的讲解,很多人爱上了国学经典,那些从来不看国学书或者只是拿《论语》作为书架装点的人,重新开始读国学,思《论语》。而那些语言艰涩、言之无物、拿腔作调的“文化学者”,自然被比下讲台。

讲台也是“能者上,庸者下”,所以所有曾质疑于丹的人,后来都佩服她在讲解上的功力。我们常说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于丹能够走上学术讲坛,也是因为她有准备。

于丹出生在“文革”动荡的年代,父母都被安排到乡下,作为独生女的她就和姥姥住在一起。虽然她一天幼儿园都没有上过,但姥姥对她的要求很严格,教她背诗词,写毛笔字。孤独让她变得多愁善感,加上受书中黛玉葬花这样的故事的影响,于丹也算是从小饱读诗书。

在读书方面,于丹深受父亲的影响。据她说,因为父亲的国学底子非常好,所以她看书很杂。媒体说她4岁读《论语》,于丹解释说:“四岁时候没有读《论语》,而是家长开始给我解释和讲《论语》。”比如有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就会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去数数,这里头有多少个老师。”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于丹对《论语》一类的书籍有一种游戏的感觉。今天听于丹讲座的人,还能从她的言语中找到一些游戏的味道。

为往圣继绝学

于丹曾在她敬重的老师家中,看见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丹讲《论语》,可以算是在“为往圣继绝学”,但她一开始并没有选择这条路。

宋代的文人讲求将经典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的问题,也就是经世致用之学。这对于丹也有所启发。从24岁到30岁,在那6年中,她越来越明晰地寻找行动的力量。

刚好在这段时间,于丹开始接触传媒。她给电视台做了很多的撰稿,写大型的专题片和报告文学,并且获得全国的报告文学大奖,还有“星光奖”的撰稿奖。

随着接触,传媒行业越来越吸引她的视线,她逐渐觉得,媒体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记录者,还是文明的催化剂。这正好是将“往圣绝学”继承和发扬的平台。于是,在30岁的时候,于丹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确定的起点,她选择回北师大做教师,并选择回到艺术系影视专业。正是这个专业,培养了讲经典的于丹。

于丹如是说:

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画外音:

于丹的争议性,也许就在于她与别人的距离——隔得远的人,只看到她身上的书卷气;盯得紧的人,只看到她讲台下的言行。其实保持讲课的人与听课人的距离,是最好的。一个人传播知识,一个人学习知识、自己思考人生。任何一方破坏这个绝佳的距离,都会破坏美好。

于丹小档案:

出生年月: 1965 年6月28日

星座:巨蟹座

社会身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

(快捷键 ←) 上一章:第84章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5)章节列表下一页:第86章 杨丽萍:彩云之南飞来金孔雀(7)(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