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十三章 西园军 (2/2)

第三十三章 西园军 (2/2)

文/雪恋1988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 本章字数:916.24万字 |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txt下载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手机阅读
学生在撑门面。

不过,这个名叫无极大学的学校,曾炩还是花了大价钱来搞的,拿军中将领的话说,主公要是将办那个大学的钱花到军队上,征北将军府的军队可以再翻一番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理解曾炩为什么会花这么大的价钱来开办这个学校,但是仅仅是过了几年,他们就开始为曾炩的明智决策歌功颂德了。当然,这是后话。

大汉国中平五年(公元188年)5月。

月初,洛阳。

天子以少府樊陵为太尉后,随即以光禄勋刘廷任少府,迁南阳太守刘弘为光禄勋。

组建西园军的事在朝廷各方的默契配合下,进展的非常快。募兵的告示刚刚张贴出来,前来应募的人就排成了长龙,第一天的招募人数就达到了三千多人。主持募兵的卫尉刘博和小黄门蹇硕一人手上拿着一个名册,只要是和自己有关系的,或者托关系找来的,连身体都不检查,直接就通过了。洛阳、长安和京畿各地的权贵们,纷纷派遣自己的宗室子弟,闲散在家的门生故吏进入西园军充任中下级军官。

西园军是天子一手组建的军队,除了训练就是待在洛阳保护天子,哪里都不去,而且俸禄高,待遇好,高级军官更容易得到升迁和进入朝堂为卿的机会。这么好的地方,谁不想去?

这个时候京中的中官们很着急,他们的门生故吏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才,如果不会武功也不会兵法,进西园军怎么滥芋充数?你总要带兵训练吧?西园军没有他们自己的人,中官们怎能安心?虽然太尉樊陵和司徒许相的许多门生弟子都在西园军中任职,甚至议郎曹操已经铁定是西园军的统领之一了,但他们还是不放心。赵忠和张让商量了一下,给西凉的前将军董卓写了一封信,让董卓立即派一批亲信到洛阳来,他们负责把这些人安排到西园军去。

董卓在前面因打败西部鲜卑入侵和平定西凉叛乱之功得以迁升为前桥军、鳌乡侯,和中官们的极力举荐有莫大的关系。

中官们和董卓有十几年的交情了,虽然前期没有重视董卓,也没有看出他的作用,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内有大将军,外有征北大将军,他们想想都心惊胆战。本来,他们还以为征北大将军会是他们一伙的人,但是看这两年的情势,曾炩显然也没有将他们中官当成自己人。

董卓虽然只有五万人马,又远居边塞,但中官们认为只要着力栽培,再寻机把他调回京城,他就是自己手上一把无坚不摧的战刀。至于车骑将军何苗,中看不中用,平时利用一下还可以,关键的时候根本不顶用,还有可能反戈一击。他和何进毕竟是一家人。

中官们的举荐当然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就连天子都觉得升董卓为前将军,未免厚此薄彼了。曾炩那么大的功劳,击败入侵的鲜卑人,诛杀数万鲜卑铁骑,屡次平定黄巾军叛乱,斩杀俘虏上百万,也不过就给了个征北将军、无极县侯。前将军比征北将军的职位高,这怎么看都不合适。

中官们随即和太尉曹嵩,司徒许相以及一帮大臣们联名上表,历数董卓的功勋,西疆的重要,然后又送了一笔钱给太后。太后出面说情,这事情就好办多了。太后说,重赏董卓,可以让他感恩戴德,尽心尽力为大汉国镇守西疆。西疆稳定了,一个花钱象流水一样的包袱甩掉了,大汉国可以轻松许多嘛。母亲说话,天子向来是言听计从,他绝不会让母亲不高兴。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十二章 承诺(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