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走进唐朝最新章节列表 » 229.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 (2/2)

229.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 (2/2)

文/钢城小草人
走进唐朝 | 本章字数:1217.43万字 | | 走进唐朝txt下载 | 走进唐朝手机阅读
道说什么话,李烨站在王仁伯身旁脸上挂满了兴奋的表情,“王县丞,开始吧”,李烨把一把崭新的镰刀递到王仁伯手中,让王仁伯收割第一束稻穗。

王仁伯激动的全身颤抖起来,颤巍巍的双手接过李烨手中的镰刀,割下第一束稻穗,高高的举向天空,田埂上的人群开始欢呼起来。

“看来今年新城是一个丰收年,王县丞劳苦功高、居功至伟”,李烨在一旁拍马屁道。

“李典军过奖了,这些都是新城百姓的功劳,也是李典军领导有方啊”,王仁伯与李烨相互吹捧起来。

李烨与王仁伯开心的相视一笑,“不知道这亩产能达到多少,看样子应该不用在从外地购粮了”,李烨心里担心新城的粮食快不够难民吃的了。十几天前,李烨刚刚让温林旭和闫道良南下帮忙购粮,还派护卫吕泰新去两浙购粮,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王仁伯看看田间收割的场面道:“今年刚刚开荒,生地的产量不会太高,看情况亩产能有一石五就不错了,等到明年生地变成了熟地,亩产应该可以达到二石以上”。

李烨点点头,种地的事情李烨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现代超级水稻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公斤,相当于唐代的十七石左右。既然水稻进行育种栽培和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达到十七石的高产水平,那么在唐代实现亩产五石还是应该有希望的吧。

“王县丞,我们去看看上次用麦饭石做的实验田的情况”,李烨心里惦记着上次用麦饭石作为肥料的五百亩试验田。

王仁伯听李烨一说,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李典军,正是神人也,上次播撒麦饭石的稻田长势不错,应该有不错的收成”。至从李烨在稻田里播撒了麦饭石后,王仁伯还就真的注意起播撒麦饭石的稻田长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播撒麦饭石的稻田比没有播撒麦饭石的稻田长势都要好。

其实,李烨心里也没有底,播撒麦饭石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也是听说的,并没有亲眼看见,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生怕出现什么闪失。“真的吗?王县丞,我们一起去看看”,李烨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见播撒麦饭石的稻田到底长势如何。

李烨与王仁伯来到一片稻田边,稻田中的水稻果然比其他稻田要好,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有多少差别,但是稻田里的稻杆要比其他的稻田中的稻杆长的要高一些,稻穗好像要多一些、饱满一些,不过这些可能都是李烨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等到稻子收割上来才知道。

王仁伯带着李烨在稻田周围转了转,到处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辛劳的汗水挡不住丰收的喜悦。很快,有人跟王仁伯汇报稻田的亩产情况,亩产平均达到了一石六七,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产量了。不一会,又有人跟王仁伯汇报播撒麦饭石的稻田产量,亩产达到了二石四五,这可是上等熟田的产量了。

唐代上等田税赋为一斗,差不多是十二斤,下等田税赋为五升,也就是六斤,轻徭薄赋不为过。但是实际上随着年代日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家的土地,做起了大户人家的佃户,每亩的税赋达到了一石以上,加上各种的徭役和摊派,农民早就挣扎在水深火热的边缘。

(快捷键 ←) 上一页:228.第2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