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华夏之剑最新章节列表 » 第394章 中原之战(2) (2/3)

第394章 中原之战(2) (2/3)

文/天涯钟声
华夏之剑 | 本章字数:775.53万字 | | 华夏之剑txt下载 | 华夏之剑手机阅读
说道。

“吓唬他干什么,那窝子狼,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啃骨头呢”。

东方煦让一名侍卫跟着黄志华去安排城防事宜,自己随田嵊进了军部闲聊。欧阳轩在侍卫簇拥下到来时已是下午,欧阳轩一行人没有坐车,清一色骑马而行。一路上查看了江防、城防等设施,又去各地兵营转了转。

欧阳轩见到东方煦时,吴三桂早被战狼队审讯完毕。押着吴三桂跪在军部门口,十六军军部全体将士和三五四师部分官兵列着严整的队形,执枪而立。欧阳轩通过时,执枪于地,敬上军礼。从西门一直到两公里外的军部,除了官兵,还有迁过来集中接受华夏移民教育的百姓,在士兵身后站满了街道空地,都想目睹那个传说中活了近两千年的皇帝。

欧阳轩始终保持着那种微笑,挥手示意,或者举手还礼,做得有板有眼,没有丝毫的懈怠。人群中欧阳轩能看到一些战狼队和猎豹队的人,他们身上的那种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国内是不会有这么大的阵仗,这里毕竟是新占之地,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现在每个华夏国人都不希望欧阳轩出一点点问题。尤其是羽林军和近卫军系统的将士,这次就是新的猎豹队第一次执行任务,协同战狼队完成暗中护卫任务。

走过热情的人群和激动地官兵迎接队列,欧阳轩才下马在东方煦安排下进入了军部,提审吴三桂。对于这个人,欧阳轩通过记忆中的史书还是有些了解。只是简单询问了一遍还未掌握的其他事,签署了司法移交手续。按照华夏法律叛国罪是一项重罪,最低刑罚都是终身监禁,军人叛国则是更重。

“吴三桂,朕想知道你放着大好前程,为何会做如此之事?”,欧阳轩签署完手续,问道。

“大好前程?哈哈,我的大好前程就是祖父在中原时,妻妾成群,号令一方,手握生杀大权的快意生活”。

欧阳轩听完摇了摇头,“当年你祖父进关时,就该拒之关外。罢了,朕还不想大开杀戒。你若是对朕有些承诺,朕会考虑放过你和你的家人”。

“陛下所说不过是让我忘记华夏所学到的一切东西,重归原始……”。

欧阳轩挥手打断了吴三桂,说道:“你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若是触犯了承诺,你也知道朕的麾下还有个战狼队还有猎豹队,更有执行署。你自己选择,你的家人就在青州关,包括你的那个婚外情人现在苏州”。

“这个这个,陛下也是知道?”。

“张琬,中原苏州人,今年二十四岁,夫家刘,死于吴国三王之乱,与你相识与三年前边关红线巡逻之时。朕说得可有错?”。

“陛下所言无差,三桂听凭陛下发落。若得保住家小,定守承诺,忘记华夏所学,终生不与华夏为敌,善待华夏商旅使臣”。吴三桂瘫软于地,缓缓说道。

“哈哈,一个多情的种子,舍弃前程为红颜。朕也是服了,只是华夏法律不允许一夫多妻,既然如此情深,朕就网开一面”,说完欧阳轩取过移交文书,用火点着。接着说道:“你是军人,依律朕尚有管辖处置权。如今证据齐全,又有人证。司直记录”,欧阳轩看了一眼身旁的欧笏说道。

“起草判决诏书,吴三桂通敌罪名自认无误,证据确凿。依据《华夏宪法》及军事管辖权,朕有权对此判决。依律朕判决如下,剥夺吴三桂极其族氏华夏国民资格,即日起驱逐至中原。其妻陆凤因属受害者,可自行决定去留,本判决为初审判决,若有异议可向岭南战区军事法院提起上诉”。欧阳轩说完,看了看欧笏。接着说道:“吴三桂,可有异议?可否上诉?”。

其实欧阳轩多此一问,若是上诉,那可是死罪。堂上众人微微一笑,看着吴三桂。过了许久吴三桂说道:“三桂认罪,认罚,无异议,不上诉”。

欧阳轩点点头,拿过欧笏起草的诏书详细看了一遍,签上了名字,盖上金玉大印,副本背书上签署上代码,交还给欧笏,宣读了一遍诏书,也算是正式宣判完毕。在经过参议院审核后,才正式发生效力,正本将交给吴三桂,按照诏书其将被驱逐至中原。

处理完这里的事情,欧阳轩又在军部召集三五四师、三七〇师布置了一番江防,与五日后回到长安。那封诏书不出意外的获得了通过,吴三桂与公元一六四一年,五月按照各自的意愿被从渤海郡驱逐出境,吴三桂的妻子陆风和三岁的幼子选择了离婚,留在了华夏,接手了吴氏在蓬莱郡的家产。

回到长安,欧阳轩也是心乱得很,江南并不是欧阳轩所要的,之所以众议院通过决议,欧阳轩还是了解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商业领地,江南之地出于一个缓冲区,水陆交通发达。从这么多年的观察他们也看到了中原在儒家理学统治下的人口优势,在嘉靖年间,整个中原人口达到了亿人。也正是这庞大的人口,在天灾面前,快速耗尽了物资储备,加剧了明王朝的灭亡。

就在欧阳轩看着那台平板电脑发呆时,欧笏来报:“陛下明王朝残余四王及其海军将领现正与蓬莱郡蓬莱县海港,请求与华夏避难。请陛下示下”。

“来的正好,朕还为此发愁。这江南之地可是有了主。传令将他们送至苏州,由那些明王朝残余势力自行推举明王,当地正在集中学习百姓,想避难华夏者,全部按最初方案执行”。“诺!”。

靖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

(快捷键 ←) 上一页:第393章 中原之战(1)(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395章 中原之战(3)(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