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最新章节列表 » 第140章 又硬又怂 (1/2)

第140章 又硬又怂 (1/2)

文/扬镳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 | 本章字数:556.41万字 | |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txt下载 |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手机阅读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李牧自然没有后退的道理,继续说道:“臣为义弟不平,却也能够理解陛下,因此在臣与陛下再次见面的时候,没有提起此事。而且臣当时对陛下有信心,觉得陛下只是一时生气,等过一段时间气消了,会明白其实是错怪了思文,从而撤销对他的惩罚。”

“但是,陛下接下来的做法,让臣意识到,这种想法,不过是臣的一厢情愿而已。”

李牧长叹一声,道:“陛下,臣的义父李绩,乃是一个忠直之人,这一点,陛下也曾认可。只是,臣的义父太过于谨慎小心了一些,因当年的事情,心中惶惶不安,自请戍边。臣不否认,义父做出这样的决定,主因乃是源其个人。因此陛下问臣的时候,臣也赞同让义父去并州,还为此思量了很多,与陛下商议之时,陛下也都认同。”

李牧看着李世民,道:“臣万没有想到,陛下又骗了臣。陛下是准许义父去了并州,但是陛下同时还下达了第二个旨意,让臣的二叔,义父的弟弟李弼去晋州做刺史。陛下,您这样做的意思,臣不是傻子,也能明白一二。陛下的意图,便是敲打臣的义父,告诉他,不可刺探圣意。因此,名为特进,实则剪除英国公府在长安立足的根本。陛下,臣不能理解!”

李牧义愤填膺道:“臣与太上皇聊起此事,太上皇认为陛下没有做错。但是在臣看来,陛下此举,着实令忠臣寒心。且不说臣的义父李绩刚刚立下仅次于李靖大将军的军功,只说臣的义父李绩对陛下的忠心,陛下心里也是清楚的,否则也不会让他领一州之地戍边。但是陛下对待忠臣,却没有善待。让臣不能理解!”

“便如魏征,山东官员等忤逆之辈,陛下也只是斥责之后,全部留用。且魏征还因此升任御史大夫,加官进爵!相比之下,陛下难道不觉得对臣的义父李绩太过不公了么?难道在我大唐的朝堂之上,只容得下沽名取直之辈,只容得下衬托陛下胸襟如海之辈?而忠臣良将,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激战于西域的将军,却要处处小心,甚至家族在长安都无法立足吗?陛下啊,何其荒唐!请恕臣无法理解!”

“今日臣去义父府邸,想要为义父送行。但却没能见得一面,义父的心意,李牧心中知晓。义父便是不想让我参与其中,但是臣见往日热闹的英国公府,如今门可罗雀,大门紧闭。只有世子一人与几位老仆在府,如同他国质子一般。臣的心里,实在难平!但陛下就是陛下,陛下是天子,四海之内,率土之滨,全都归属于陛下。臣为陛下子民,不敢非议陛下,难道臣连喝酒买醉都不行吗?臣心中抑郁,不敢对人言,借酒浇愁都不行吗?陛下把臣丢在牢中,臣装疯卖傻都不行吗?若陛下只想听顺耳的话,只想要如魏征,山东官员那样可以成全陛下名声的臣子,请陛下杀了我。臣,注定不能与之同流合污。臣说过,与那些夸夸其谈之辈同朝为官,深以为耻。这也是臣辞官的理由之一!”

李牧一番话说完,李世民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长孙无忌与王珪二人,看向李牧的眼神都有不同,但二人却都没有说话,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在想如何反驳,但是听李牧说完,他都没有想到反驳的话。从表面上看,李牧说得一点也没错。但是很多事情,不能摆在明面上说。比如惩罚李思文的原因,要是从律法上找,肯定找不到。但是原因彼此心里都清楚,却不能明说。而李绩的事情,李世民觉得作为帝王,敲打一下臣子理所应当。李渊表示赞同,更让李世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可是李牧说得也有道理,忤逆之人加官进爵,忠臣良将惶惶不可终日,便是李世民自己来说,他也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娘子,你别跑

李牧这副又怂又嘴硬的样子,把李世民气得哭笑不得。他抬手点指着李牧,道:“你小子,你……你当真以为,朕缺了你就不行吗?你太高看自己了!”

“我可不敢这么说,我都是阶下之囚了,还高看什么呀。但是我就是觉得自己没错,陛下要非得让我认这个错,我也能认,但是从今往后,陛下在臣心里就是一个大昏君。”

李世民跳脚怒道:“你又说朕是昏君!李牧,你已经是第二次说朕是昏君了!”

“这能怪我吗?第一次陛下要砍了我,第二次陛下不让我从牢里出去,我心里有怨念还不行吗?而且我还要告诉陛下,因为我对陛下非常失望,本来要献给陛下的一样秘法……不!给!了!”

“哈!你当朕稀罕吗?”

“臣也不知道陛下稀罕不稀罕,也不是什么有用的秘法,就是烧制琉璃的秘法而已。”

“朕要琉璃何用……等、等等!”李世民顺口而出,等意识到李牧说的是什么,才清醒过来,盯着李牧问道:“你刚才说琉璃?”

长孙无忌和王珪听到‘琉璃’二字,也都瞪着眼睛看了过来。琉璃在这个时代可是重宝啊,寻常难得一见。三彩琉璃,只有大食人才有,而且价值千金,非常的贵。就连李世民,也只不过有几个琉璃杯子而已。李牧竟然说他能烧制?他连琉璃都会烧制?

李牧点点头,伸出了五根手指,道:“还是五彩的!”

“五彩?!”

王珪出身太原王氏,家中藏宝不少,倒是见过一个五彩的琉璃碗。听族中长老说,这琉璃碗乃是天下唯一,当世只有这么一件,乃是

(快捷键 ←) 上一章:第139章 且刚且直章节列表下一页:第141章 混不吝(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