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夺鼎1617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八十九章 鱼生粥、长鱼面 (3/4)

第六百八十九章 鱼生粥、长鱼面 (3/4)

文/猛将如云
夺鼎1617 | 本章字数:2226.76万字 | | 夺鼎1617txt下载 | 夺鼎1617手机阅读
马匹等物,令各军各回原防地。  对于史可法的这份题本,朝中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姜曰广、东阁大学士王铎,吏部尚书张慎言、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礼部侍郎钱谦益、吕大器、赵之龙等人立刻如获至宝,当即便以内阁的名义,要求进行廷议。  于是,弘光朝廷的内阁,六部九卿齐齐的聚集在东西朝房,等候着上朝。  朝臣待漏五更寒。春寒料峭时节,又是凌晨时分,众多文武大员们在东西朝房聚集,晨风从空旷的场地上掠过,如同小刀一样,这份苦楚却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物以类聚,诚意伯刘孔昭与新建伯王家、怀远侯常家,守备府徐家等勋贵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一处。身上的袍服尽管是辉煌灿烂,但是,手脚等处被冻得阵阵麻痒却是真正的隐痛。  若是换个地方,这些勋贵大臣们少不得会手炉脚炉的备着,至不济也会有个手套之类的东西。可是,朝廷廷议,如何能穿着不符合规制?不怕那些乌鸦御史们鸡蛋羹里找骨头?  没办法,忍忍吧!等一会宣咱们上朝,就会好一些了。大家互相劝慰着。  远处,蹄声阵阵,却是诸位勋贵心中朝中柱石,梁国公李守汉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到了。  作为拥立功臣,李守汉得到的诸多酬庸之中,赏给朝马是最微不足道的一项。此时的他在数百亲兵护卫之下,人群之中极为显眼。  可是,更吸引人注意力的,却是从他的随行队伍当中不断冒起,转瞬即逝的阵阵白气,和吸引着众人嗅觉的阵阵香气。  “咱们这位梁国公,又有了什么新花样?”  “这贼子!倒要在这朝房之前弄些什么勾当?”  勋贵们和东林正人君子们虽然表示方式不同,但是,都对李守汉队伍当中的那一幕景象颇为感兴趣。  那是几副挑子。如果这些大人勋贵们在轿马之中能够偶尔眺望一下街头景象的话就会知道,和街头的馄饨挑子、面摊挑子并无二致。竹子制成的挑子,一头下面安放了一个煤饼炉子,,炉子上面摆着一口铜锅,木制锅盖掩不住升腾的热气,队伍头顶不时冒起的白烟就是升起的水汽。  “各位,这个时间,在此等候陛下召见,也是件辛苦的事。某家这些手下,都说各位都是大明朝廷柱石,可不敢有点闪失。”  从马背上跳下来的李守汉,抖了抖身上的海龙皮斗篷,向四方作了一个罗圈揖,对在场的勋贵官员们表示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六副挑子一字排开,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挑子的样式都是一样的。一头是火炉,一头是各种食材作料等物。四副馄饨挑子,挑子另一头是抽屉式,包好的馄饨拉开抽屉老板大手轻轻一抹全部落入扁扁的第一层,二层三层则分别放着码放整齐的竹筷和瓷碗汤勺。挑子最上层是老板的操作台面,一只硕大的瓷盆里盛着大半盆馄饨馅,粉白相间,依稀见得嫩绿小葱香芹之类拌在其中,四四方方的馄饨皮子码的整整齐齐。在一旁的数个大小不一的碗里,什么鸡蛋皮、紫菜、虾皮等物一应俱全。更有几个小瓷罐里,盛着很是贵重,这几年在南京城中有钱人家流行起来的胡椒面、辣椒油等物。  而另外两副挑子,则是宝应长鱼面。  巨大的晾盘里,去骨后在油锅内炸得金黄的野生黄鳝,满满的摆了一盘子。而热气腾腾的汤锅里,随时准备欢迎面条的到来。  还能有什么,比在寒冷刺骨时吃上一碗热汤面热馄饨更有诱惑力呢?很快,勋贵和武官们便各自端上了一碗,同李守汉客套了几句,开始唏嘘的喝起热汤来,那种一口热汤下肚,五脏六腑无不熨帖,四肢百骸都暖洋洋的感觉,让人有给个皇上都不换的错觉。  来的这几副挑子都是好手,尽管吃得人多,但是照应摊子的人却是应付裕如,左手揪来一张皮子一角,右手木头棒子在肉馅里稍稍一转,棒子头上沾着的馅料往左手心的馄饨皮里轻鼓几下,松松一攥,六七分力道,馄饨就成了形状。老板轻抛一边,很快成堆凑成一碗。  木制锅盖掩不住升腾的热气,水开之后再舀一勺凉水直接浇下去,水开两遍馄饨便告出锅;如果不是东西朝房上的黄色琉璃瓦,在晨曦之中渐渐反射着阳光,也许会让人质疑这里到底是皇宫还是集贸市场。  倒是左都御史刘宗周,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气得胡子乱翘,“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  “总宪大人,可是有打算弹劾李某人的意思?”站在刘宗周身边的钱谦益,冷眼旁观了半天,阴阴的问了一句。  “正是!如此荒唐之举,不光他一个,所有在此饮食的官员,都在弹劾之列!”  “总宪大人,下官劝你一句,还是算了吧!你便是弹劾他,他一句大明律里可有不得在此饮食的法条,您该如何反驳于他?”  “如此荒唐胡闹,便不该叱责于他?!”  “总宪大人,正所谓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我等只管看他且能倒行逆施到几时。”  “哼!前者,他的女婿、部下在宿松屠戮友军,数千将士便葬身鱼腹,如今,他的寡媳、部下又在江淮之间攻击友军,他这一桩桩一件件,自己不好好在府中反省好生约束部下,却在宫中如此荒唐!”  他们二人在一旁一问一答,言语清清楚楚的被身边几个正端着瓷碗品味着长鱼面的官员听得一清二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顿时,这些人想到了施琅在宿松的所作所为,更想到了安庆一带流传的三年不食江鱼的民间说法,看着碗里的鳝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六百八十八章 小孤山(3/4)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六百九十章 权奸和“昏君”(3/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