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夺鼎1617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 (3/3)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 (3/3)

文/猛将如云
夺鼎1617 | 本章字数:2226.76万字 | | 夺鼎1617txt下载 | 夺鼎1617手机阅读
的北风还夹杂着阵阵雪花和冰碴,吹在身上、脸上,立刻让人脸色泛青,嘴唇透紫。

那些码头上的苦力们躲在一个个小客栈里,大口的吃着用猪牛羊内脏烹煮而成的卤煮火烧,这些动物内脏,富含着脂肪和热量,正是这些下苦力谋生的人们所喜欢的。有些人更借着二两热酒来抵御寒气,祛除疲劳。

距离朝阳门码头不过里许的禄米仓胡同内,一栋不起眼的深宅大院前,停着数十部轿马车辆。

这宅院外表普通,内中别有洞天,几出几进,极其宽大的院落,房舍规制逾制不说,主要的房屋俱都是使用楠木、花梨等贵重木料作为梁柱檩柁使用。一道一道的火夹墙,使整座宅第温暖如春,堪比后世的空调,暖气,甚至更加环保。

此时正厅之上,正在举行宴会,密密的丫鬟婆子侍候,诸位客人坐的,也皆是黄花梨官帽椅,黄花梨八足圆凳,上面铺垫着毫州贻锦绸。

漳州的水仙、福建的柑橘,广东的荔枝,台湾的甘蔗,甚至更加昂贵的山竹、红毛丹等物,也是在众位客人面前堆砌杯盘。

这份豪奢气派,莫说是穷得滴答乱响的崇祯,便是京城之中的各位勋贵、六部官员、内阁的阁老见了,也要甘拜下风。

正中的一张硕大的圆桌上,八个老者团团而坐。

为首的一个老者,脸上皱纹堆垒,尽是风霜沧桑之意,颤巍巍的举止,满是老年斑的脸上,依昔可看出旧时棱角分明的正方脸,典型晋地相貌。

浑浊眼球中偶尔一现的精光,足以让人明了,此人老虽老矣,但是头脑却是越发的精明,手段更是老辣无比。

这位,便是赫赫有名的晋商八大家的首脑,范永斗。

同他坐在一处共饮的,则是其余七家的家主。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人。

这八家商人,算得上是明代使用开中法来保障九边军需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但供应九边驻军的粮草和一应必须之物,更是与蒙古部落往来通商。张家口的崛起,便是拜晋商与蒙古部落之间的往来贸易所赐。到了清末,张家口对内外蒙古和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更是达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占据了当时全国贸易的三分之一。(那些说詹天佑修京张铁路是为了老佛爷上坟祭祖方便的人,可以去面对墙角反思了。)辽东努尔哈赤起兵作乱之后,更是给了这些商人们一个绝好的机会。

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物资,便不惜血本的高价购买。反正都会在战场上夺回来的。所谓赔本买卖没人做,杀头买卖抢着做。面对着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便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据道光年间的《万全县志》记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自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

业务范围除了走私粮草铁器并代辽东反贼们销售辽东出产的皮、生金、人参鹿茸等物,更将辽东反贼们劫掠来的财物向内地销赃,使大明朝廷封锁政策失败,哦,算是洗钱吗?

这些作为,被近代一些史家称为“为明末晋商之奸雄,为满清周转所需军需粮饷,间接为清兵引关,实属当时汉民族之败类”。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五百一十一章 连坐法,大战开始。(3/3)章节列表(快捷键 →)